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习练中华唐手功夫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12 11:06:41
 
\
 
  李建民,湖北天门人,1967年10月出生,武术中医世家,戎马生涯三十余年,是军旅作家,反恐专家,国学学者,《唐手功夫》一书的作者,唐手功夫第十二世嫡系传人。著有《反暴恐实用招法》《中国功夫与现代战争》等专著,其《反暴恐实用招法》著作填补了国际、国内团体与个体反暴恐的空白。
 
  中国武术功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深厚,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脊梁支柱。其中,唐手功夫历史悠久,雄奇厚重,遐迩闻名,蜚声海内外,远播世界各地,深受武学者青睐。它是中国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源头。
 
  1.何为唐手功夫
 
  唐手功夫,包括金刚唐手、太乙门唐手、红门唐手、熊门唐手、洪门唐手、严门唐手、李门唐手、迷踪唐手、水浒门唐手等,简称唐手(古代“手”与“拳”相通。手者,拳也)。它的核心拳法,包括金刚霹雳手、金刚五行手、金刚形意手、金刚八极手、金刚红门手和金刚戳门脚等十唐六十八路拳法。另外,还有武松唐手、燕青唐手、青龙唐手、洪炮唐手、西洋唐手、观(关)东唐手、观(关)西唐手等拳法,门类繁多。它的内功,包括释道共研、雌雄相匹的七星金刚功和六合罗汉功等铁布衫、金钟罩类的硬功硬法。它的当家器械,包括秦琼锏、武松刀、长板凳、黄龙棍等十八般兵器。并集唐手养生、伤科、药功、点穴、兵符、狮功等门类为大成。
 
\
 
\
 
\
 
  该功夫主要发源于湖北天门,发端于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军,盛传于唐朝,发展于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大多散落民间,广泛流传于湖北、湖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区。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与少林、武当等武术功夫亦师亦生,独树一帜。唐手,在唐朝就曾作为大唐优秀武术(武艺)文化远播日本、朝鲜半岛、琉球王国等世界各地,是现今空手道、跆拳道的启蒙武术和重要合成元素,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该功夫的特点,注重功技一体,功拳结合,肢器合一。要求金刚怒目,形随意动,气随力出,跺脚吼声,轻重行步,肩抖肘撞,锐势直入,螺旋滚转,拔根戳节,四平中桩,拳打四方,三尖六合,四门七星,五行八极,太极九宫;讲究以头代钟,以掌代刀,以拳代锤,以臂代棍,以肘代钉,以节代鞭,以指代钗,以膝代杵,以脚代锥,以跟代蹄;并有重脚和轻脚之分,重脚“提脚如猛虎,落脚如牛踏”,轻脚“提脚如猛虎,落脚如鸟踏”。具有“腾、挪、闪、展”“沉、停、迷、克”“搪、戳、粘、缠”“刚、猛、惊、炸”“吊、拂、捋、劈、洗”“滚、找、裹、砍、梅”和“陈、拿、封、逼、吞、吐、浮、沉”“远踢近打贴身摔,手封脚踢挫骨拿”“拳打卧牛之地”以及“铜桥铁马金钢身”等鲜明的中国民间古老传统武术特点,并且具有浓厚的“兵味”和“军味”。唐手功夫攻防兼备,拳掌齐上,手脚肘膝八极并用,拿打结合,功拳相威,气势惊炸,剽悍凶猛,是一击必杀的古老传统武术绝技。
 
  2.唐手功夫的渊源
 
  唐手功夫的产生、形成与渊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源与考究:
 
  (1)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需求造就了唐手功夫。唐手的产生与雏形形成,最早发源地是以湖北天门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天门,又是何许地?天门,古代称古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西汉至明朝,虽历经朝代更替,名称常被更换或改制归属,但大多以竟陵县为名。清朝雍正年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因而境内西北面的天门山(又称佛子山)改名为天门。天门,原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现属湖北省直管县市。地处大洪山(又名绿林山,位于湖北当阳东北)山前丘陵与江汉平原衔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地貌属江汉平原。由于天门与周边县市仙桃(沔阳)、洪湖、潜江、钟祥、京山、汉川、应城等地,同处一地,在行政划分地域上是常分常合,在历史上曾有过“天沔潜县”“天汉县”“天京潜县”等划分。天门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民俗彪悍,是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的故乡,素有闻名全国的“文化之乡”“状元之乡”“华侨之乡”“茶文明之乡”“蒸菜之乡”“棉花之乡”“曲艺之乡”和“武术之乡”等称号。
 
\
 
\
 
\
 
  那么,天门与唐手功夫又有何关系呢?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农耕时期,天门一带都是依山傍水,湖河相通,堰塘相连,并且江河湖泊交织,耕种土地很少,到处一片汪洋洪荒,临山处大多为江河湖滩和沼泽地(可称为“千湖之地”),老人们传说天门地处古时八百里洞庭湖的尾子湖边缘,主要以渔业为主,并在湖河边围湖造田,抓鱼摸蚌,捉兽打猎。智慧勇敢的天门人在长期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强盗斗的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通过耕武结合、武乐一体、武康相并、武战为用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乱时为武为战,平时保康保安”的唐手功夫。唐手功夫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武术,它既是世世代代中华民族儿女或者狭隘地说天门儿女,在生存与抗争中摸索历练、发明创造的御敌防暴求生武技,又是经历了血与火、兵与战和      生与死考验,而优胜劣汰,走进华厦,薪火传承,保留至今的古老优秀武术文化,它是在浩浩荡荡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璀璨夺目的一朵金色莲花,奇葩异彩。唐手,通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与积淀成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趟手—蹚手—搪手—唐手(唐手功夫)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了雏形的“趟手”。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天门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了七八千年以前的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粳稻和青铜器等文物。由此可见,天门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与武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可看出,当时人们在此地修城设岗,在生产生活之余和逢年过节之时,就在江河湖泊岸边篝火相聚,载歌载舞,击膊拊髀(跳拍打舞),铲脚扬灰,欢歌笑语,场面甚是热闹非凡,威武壮观,这种自娱自乐、群居互动、武舞互融的方式经过千百年演化,逐渐形成了最原始的具有一定杀伤力的武术“趟手”。趟手,又称趟子手或称走趟子。此拳是后来“唐手”拳路的开场拳,其拳路动作为连续快速铲脚踢腿,手脚上下左右连环拍击,并且边走边打,腾挪闪展,绕场绕圈出击,一出场就能扬灰腾尘,连环腿与连环手踢打得噼啪作响,并有文武趟子和七响、九响趟子之分,既有很好的观赏性,又有较好的吸引性,还有较强的技击性。第二阶段,逐渐形成了雏形的“蹚手”。蹚者,就是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之意。由于人们长期居住和生产生活在湖河边和沼泽地,为了适应生存,走路过河都得用脚试探着深浅蹚水,再者,一些沼泽地方淤泥较深,人们在恶劣生存环境的劳作中需要学会蹑手蹑脚,进退有度,防止一脚不慎而滑入深水或沼泽险地。因此,“唐手”的步法是“两步半”——脚蹚四方,稳蹚稳扎,按原路往返进退,波浪起伏,如履平地。尤其人们与野兽、强盗、敌人在沼泽淤泥地带遭遇时,由于两脚深陷泥水中。所以,手脚的配合攻防显得特别重要,要求手脚上的功夫必须“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提腿三分虚,快脚不会输”,手上要能抓粘缠裹,得手打手,化力打力,拿打结合,戳脚又是快出快收、暗踢速击、控距反击的有效方法,这种手脚配合,上明下暗,速战速决之法,在实战中屡试不爽。由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对练交流切磋中,逐步演化成“唐手”的“手似灵伞,脚力沉。行似虎狼,坐似牛”的搏击技能。目前,在湖北境内许多寺庙武术中,还依然保留着这种古代传统的原汁原味“蹚手”技法与叫法。第三阶段,逐步形成了格斗“搪手”。随着千百年地势变化和人为的水患治理,江汉平原一带水退地现,曾经的沧海桑田变成了肥沃良田,平原地块越来越多,水田旱地与江湖一体,人们既能种植水稻,又能种植旱地棉花等农作物,还能依水而渔,捕鱼摘菱,养莲挖藕,成为富饶一方的鱼米之乡。在古代随着朝代郡县变迁而重新更替划分、人员流动迁徙和外敌(族)侵犯,人们为了田湖地块、食物来源等方面利益争夺,养成了民风剽悍性格,因而经常发生族群、村落间武打和械斗。由于人们在武打和械斗中,最习惯的打斗动作,就是“对准敌方头面部,出手就是一耳光,对裆部或肚腹一踢脚”。因此,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楚国,人们在手搏格斗的实战中慢慢从水中“蹚手”,演化成陆地或船上的“搪手”(搪者,抵挡、格挡、掩挡之意也)。后来“唐手”中的“高来用挑托,低来用梅刷,平来用砍切,踢裆打面用撤掩”等秘诀,都是从“搪手”演化而来。
 
\
 
\
 
\
 
  第四阶段,统一定名并形成定型的“唐手”。唐手在正式定名之前,不仅经历了从“趟手—蹚手—搪手”的演变形成过程,而且更重要的它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与冷兵器时代,这种“唐手”武技,在兵荒马乱和兵伐战乱中不断得到实战检验和去伪存真,并且使它在历史的大变迁、大动荡、大战争、大会合中得到大融合和大发展机会,使唐手在冷兵器时代的历朝历代中,虽被改头换面,或冠以别名,但始终是护国卫民与“替天行道”的一把“利剑”,特别具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悲悯仁爱、忠勇爱国与侠义正气之精神。从而,唐开元时期(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年12月—741年12月,史学家称为“开元盛世”),将当时大唐一些主要流派武术定名为“唐手”(也有唐朝的武术拳法之意),使“唐手”被唐朝定为国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唐手并没有因为被当时定名而“定格”,它在历朝历代中始终遵循“优胜劣汰”的存亡铁律,特别是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的武学宗师们,对唐手更是如视珍宝,精抠细研,不断充实完善。比如:禅宗大师达林和尚、一代宗师李升庭等祖师爷们,为弘扬好唐手武技这一优秀国粹,始终把“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打拳,像是无舵船”这一武训,作为练武圭臬,注重把武技与内功、技击与硬功、伤科与养生、各门与各派等方面优长相结合,使唐手功夫真正成为能刚能柔、刚柔相济、内外相合的优秀武道,让其再度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2)古代人们在兵荒马乱的阀战中造就了唐手功夫。唐手功夫的最早发源与起端,要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末年(大约公元6年),王莽篡权, 自立为皇帝,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广大劳苦人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疫病无治,饿殍遍野的日子,因冻死、饿死、病死和为食争斗而死的民众无数,在这种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十多支农民起义军如星火燎原,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声势最大的两支起义军:一支是南方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中部天门、京山、仙桃、应城、汉川、钟祥等江汉平原、湖南西部)一带的民众,占绿林山(今湖北境内大洪山)为中心据点,组成“绿林起义军”;一支是东方山东琅琊(今山东诸城东南)、莒县等地的民众以泰山为根据地,组成“赤眉起义军”。这期间,绿林起义军与河南刘秀的起义军等会合,由南向北攻占河南、河北等地,并会同赤眉起义军由东南向西北横扫攻克长安城(今陕西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最后,农民起义军在与刘秀为代表的封建皇权、地主阶级利益集团的斗争中,虽然失败或妥协投降。但是,绿林、赤眉起义军与全国各路起义军的聚义会合,使武术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大交流、大融合、大切磋,尤其是农民军解甲归田后,对唐手武术功夫的传播传承起到了宣传队、教练队、播种机作用。譬如,现今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流传的红拳、排子手等,河北地区流传的八极拳、形意拳等,河南地区流传的八大金刚拳、金刚罗汉拳等,包括近代唐手祖师们先后到山东历城学习太乙门唐手等功夫,以及湖北武当功夫传承的太乙门各派武术,等等。不妨细致看一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这些地区传承的武术功夫,正是几千年前绿林、赤眉军攻克的所经之地,或解甲归田的归宿地、归隐地;有的省份虽相隔数千里,但其武术功夫相同,“绿林即武林”一说,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兵战对唐手所起的“开枝散叶”作用,同时,这也是唐手功夫的“本来面目”与发源地,以及传播传承与寻根探源的路径图。
 
  (3)古代人们以手艺武艺为生时代传承了唐手功夫。唐手功夫,在古代农耕与手工业为主的时代,它充分发挥和体现了自身三个优势与特质:一是手艺就是饭碗。俗话讲:“穷文富武”“艺不轻传”。唐手在古代也曾作为一门立世求生的手艺(手搏之艺)进行传承,就犹如学木匠、学裁缝等手艺一样,在古时学手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中间存在“师挑徒”和“徒选师”双向选择,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徒弟智勇人品、对师傅供养能力等原因。因为唐手的金贵和不轻传,所以选师择徒、传艺授功都是“强强联手”与倾囊相授,徒弟既然学了这门“手艺”,或者说“武艺”,就必须勤学苦练,发扬光大,不能有辱师门和玷污唐手武学。总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唐手作为一门手艺、武艺和“饭碗”进行传承,无形之中对唐手起到了一种普及传播与有效保护作用。二是武艺就是生命。在古代强盗泛滥和群雄争霸的冷兵器时代,武艺作为人们的主要防身技能,特别是吃武饭外出教场(当武教头)、坐堂护院、行走江湖当保镖等。可以说,武艺强就生命强,武艺弱则生命折,命随艺走。武艺是生存之术、格斗之招和生命之要,习练唐手者,常常把武艺高低与立身名誉、生死存亡作为休戚与共的头等大事。因此,唐手传承者始终把唐手功夫作为“生命”来爱惜与历练。这种“人在唐手在,人亡唐手亡”的师门祖训,使得唐手在历朝历代的优胜劣汰中不断前行和传承。三是唐手就是宝药。唐手功夫不仅具有御敌防暴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古代人们在缺医少药情况下,通过练武练功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治病救人。事实证明,唐手功夫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与治病疗伤作用。不谈古代,就拿近代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在湖北江汉平原练武蔚然成风,人们大多通过练武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习武练功之风盛行,最盛时期,达到村村练武,人人练功,壮年人外出教场当武教头,逢年过节老少同台献艺,相互比武艺,比身体,比力气,比强壮,医武同源文化深深扎根农村,这种老少咸宜的武术功夫,越练越有劲,越练越有味,就是唐手功夫为什么经久不衰、历久弥香的重要原因与个中渊源。
 
  3.唐手功夫的传承
 
\
 
  唐手,自西汉末年起流传两千多年,传承历经数十代人,其中传承由于受古代兵荒马乱时代、历史上禁武禁械和中国古代农村缺文少识等原因的影响,并且传承中存在传嫡不交“留一手”,一鳞半爪“只一手”,拥武自立“瞒一手”,历史原因“遗一手”,误传误交“丢一手”,以及传男不传女,“文人不武,武人不文”等方面的缺失和遗憾,致使武术功夫大多散落民间,传承脉络时隐时现,甚至文字记载断线。由于唐手功夫的传承,大体包括唐手拳技、唐手内功两大部分。其中,唐手拳技,又包括各种拳法、器械等内容;唐手内功,又包括各类硬功、导引、养生、伤科等门类。据现有的唐手功夫传承记载和当今高龄健在的弟子心记口传,唐手拳技大体经历了十二世,唐手内功的传承大体经历了八代人。
 
  唐手拳技的传承人,分别是:一世传人太乙真人,二世传人欧阳纯善,三世传人左大宝、四世传人白云道人,五世传人熊开元,六世传人熊德安,七世传人熊玉庭、严鹏等,八世传人达林和尚(俗名李达林)、梁玉苟(是严鹏和山东响马施义蛟徒弟,与达林为结拜十弟兄)等,九世传人李升庭、李玉庭、杨鹤庭、杨大中等,十世传人李继洲、李济明、李济斌、孙祥官、艾南山、李青山、陶德明、尹琴庭、程端阳、郭银香、高道成、隆焕明、隆贵春、蔡芳、蔡志忠、谢义志、谢丙二、杨根生、严小强、严接后等,十一世传人李正阳、苏泽斌、程树彪、李新安、刘想生、孙雄明、谢少斌、杨书斌、陶青元、杨金林、李伯林、李民权、董丙华、杨荆江、方建明、李明雄、宋义祥、赵常茂、肖坤香、胡校生等,十二世传人李建民等人。一世至四世传人,由于年代久远,只是大体知道传承人名号,但对前几世传承人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譬如,一提起太乙真人(古代神话人物),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有的说是商朝人,有的说是唐朝人,也有的说是明朝人,众说纷纭。从历史年代推算来看,后两者说法,作者认为较贴近于实际,因为唐手其中重要的一支是武当太乙门唐手,太乙门唐手顾名思义是“太乙真人”所创,也有可能是借名创武,武当宫观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不断翻新建设,但“武当”得名而成宏大规模,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皇帝手上促成。也就是说,唐手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如果这十二世是从唐朝或之前开始记载,这中间记载肯定断层好多世代,如果是从明朝记载开始,从历史时间推算来看还比较接近,这期间的具体传承详情始终不够清晰。但是,从清朝以来的八代传承人,其传承路径、脉络、根底都非常清楚,有明确的传承人物记载和现仍健在的门人老弟子为证,并且传承此拳技的弟子至今还有许多。下面,将第五世后的八世传承人相关情况罗列如下:
 
  第五世传人熊开元。清朝嘉庆元年出生,武术世家,大体生卒于1796
 
  年至1840年,祖籍湖北天门胡市宋大村熊家二湾人氏,道光年间,迁入天门皂市镇与京山交界的曹武镇邓李村(畈、场)熊家棚子,由于熊家棚子湾在兵荒马乱中被烧杀清剿,熊开元一家人逃脱此灾乱后,搬迁到曹武镇集市居住,以教武行医为生,并收集整理当地武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熊门唐手,后改名为熊门拳。
 
  第六世传人熊德安。熊开元之子,大体生卒于1815年至1875年。清朝咸丰年间曾任湖北都统武术教头,与同任武术教头张老三武师在切磋比武中落败受辱,而含愤到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隋末唐初名将秦叔宝故里)拜白云观白云道长为师,学习太乙唐手3年,后来成为湖北境内顶尖的唐手高手和武术教头,无人能敌。
 
  第七世传人熊玉庭、严鹏。熊玉庭是熊德安亲生之子,在30多岁时所生;严鹏是熊德安的亲女婿,人称“严三师傅”(京山永兴严家棚子人,
 
  先学严门唐手,后学熊门唐手,并成为严门唐手、严门拳掌门人。自古有“熊严不分家”之说),严鹏是熊玉庭的舅兄。熊玉庭,大体生卒于1849年至1886年。严鹏,生卒不详,但年龄大熊玉庭十多岁。两人均得唐手正宗嫡传,武功高强。熊玉庭因与舅兄严鹏在一次比武较量中落败,加之还有其他原因,而被其父认为丢了熊家的脸,逐出熊门不得写入家谱。由此,熊玉庭立志发愤到山东历城拜师学习太乙唐手3年,又在龟磨山学习武艺3年,在途经河南茅山时又逢同族姓的一道姑婆学习道家功夫4年。熊玉庭学得武道后,武道功夫高深,当地无人能敌,号称“湖北第一,天下第七”。曾与山东水浒门好汉李滚子比武,平分秋色,不打不相识,并结拜兄弟,以天门与沔阳汉水为界并蒂授徒。后人对于熊玉庭的生死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熊因得罪朝廷,而被清朝派大内高手围困在房室内,熊飞檐走壁上到屋顶试图逃脱,但被用钩镰枪或绳钩从房屋檐顶钩下捉拿处死;另一种说法,熊因精通道家功夫,在被“处死”后,其村人在邻县亲眼见过熊本人,并一起聊过家常,见其潇洒飘逸,有如神仙。传说归传说,由于年代久远,其详情不得考证。
 
  第八世传人达林禅师。俗名李达林,清末民初人,生于1859年7月,卒于1923年9月,享年64岁。是湖北天门胡市李家八屋人氏,在原天门胡市苏杨家的苏家庙出家任住持。先后拜当地武师严鹏、熊玉庭和邱道长、澄慧法师、大侠徐矮师(武术大侠杜心五师父)为师。达林和尚不仅精通红门唐手、熊门唐手、严门唐手、太乙门唐手,还精通洪门唐手、少林拳法、武当内功和自然门等功夫,其轻功和硬功甚是利害。李升庭祖师曾当其弟子讲,达林和尚传授轻功时能在庙内蹬柱升空,在庙堂快速绕数根柱子绕转三圈,如履平地,这与大侠徐矮师的轻功如出一辙。说到此,达林和尚与大侠徐矮师相识相逢还有一段传说:达林年轻时就练得一手唐手功夫,曾在天门胡市汉北河杨石嘴渡口摆渡,在一个阴雨天,达林刚撑蒿划船离开渡口已近三丈开外(约八九米),徐矮师正逃避清军追捕,呼喊要过河,达林认为船已离开渡口,就不想麻烦掉转船头,就转过身随口说“你有本事就上来”,话音未落,徐矮师纵身一跃,跳上船头拍着达林的肩背说“小伙子够犟的”,达林一看吓了一跳,知道遇到了武林高手,立马跪在船头要拜师学艺。当他听到徐矮师正被清军追捕,当天晚上就把徐矮师安顿在自己家中逃避追捕,徐矮师也向达林传授了轻功和武功,徐矮师睡觉只需要两个凳子,一脚一头两边一架就能睡通宵,并称经常在洞庭湖“以荷为床”,即能在荷叶上睡觉,传艺后继续逃往湖南洞庭湖避难。达林年轻时有一儿子,后因生病去世,孙子叫李显培(人称“培爹”)。儿子去世后,达林祖师心灰意冷,从此出家当了和尚,跳出三界外,潜心研习“禅武道”功夫。第九世传人李升庭。乳名李众生,生于1897年4月19日,卒于1968年10月7日,享年71岁。天门胡市马李村人氏,武术中医世家,达林和尚的徒弟,是近代湖北著名武术功夫家。其内功气力能用绳子将农村压碾合场几百斤重的“石磙”,拦腰系着抛入鱼塘,并能迅速又从水中拉回,称此门功夫为“牵牛喝水”;其金刚爪练就得能抓碎青竹,金刚捶能洞穿城墙砖块,金刚脚能铲石碎裂。当时门下弟子数十万人,桃李满天下,其中嫡传武汉地区记名弟子二十八人,个个功夫了得,身手非凡。当地人一提起李升庭,人人竖起大拇指夸其武功非凡,人称“马李家大师傅”、“众山师傅”或“大爹”。武林中流传“黄家的镗,董家的鞭,马李家的捶子打破天”的顺口溜与美誉赞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大部分武教头和武师,以拜在大师傅李升庭门下为荣,有许多响当当的武师、教头更弦改派、千里迢迢投奔大师傅,由此可见,大师傅当时的声望之高,功夫之厉害。李升庭祖师有兄弟六个,大爹李升庭(生有两子:长子李济安、次子李济洲)为长兄,二爹李贵庭(生有两子:长子李济川、次子李小天)、三爹李玉庭(无子,过继二爹次子李小天)、四爹李雄庭(生有一子:李济明,小名李天保)、五爹李泽庭(生有一子:李济兵,小名李天佑)、六爹李杏庭(无子,收养子孙四川)。其武术功夫,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们崇文尚武,武艺高超,门人弟子遍及海内外。为弘扬唐手功夫精神,大师傅临终前,再三嘱咐门人弟子:“学武练功者,一定要效忠国家,保家卫国,匡扶正义,御敌防暴,侠胆扶弱,不可苟且偷生和恃强凌弱!”
 
  说到这里,还要重点讲一讲三爹李玉庭:
 
  李玉庭,李升庭祖师的三弟,生于1903年2月9日,卒于1982年1月6日,享年79岁。生前在天门胡市开设武馆,授徒行医济世,人称“三师傅”或“三爹”。由于李升庭祖师爷武功盖世,但目不识字,三师傅能文能武,能写能画,善于施教,有很多大师傅的徒弟都是三师傅代教传授。因此,除传授武艺和行医看病外,三师傅能将唐手功夫的全部武功、秘笈心法绘画并记录下来,所以,唐手功夫至今能完整、幸存地得以传承保留,其功不可没。李玉庭三师傅的弟子众多,但嫡传弟子只有13人,分别是:苏泽斌、程树彪、李正阳、李新安、李民权、李中牛、钟万林、汪北京、李三成、杨荆江、宋义祥、李明雄、方建明等13人(此13人虽是十世传人,但“三爹”是爷爷辈分,因此,三爹要求他们自降一辈,特此说明)。
 
\
 
\
 
\
 
  唐手功夫第十世传人李济洲、李济明、李天佑、李青山、陶德明等人。
 
  第十一世传人李正阳、程树彪、李新安、刘想生、苏泽斌、方建明、潘运保、孙雄明、肖坤香等人。第十二世传人李建民等人。唐手内功的传承,大体经历了八代传人:第一代云游道长,第二代李道长,第三代邱道长、澄慧法师,第四代魏牯牛(魏道长)、李达林(达林禅师),第五代李升庭、李玉庭等,第六代李济洲、李济明、李天佑、李青山、陶德明、高道成、郝长春(素嘉禅师,少林五虎将之一)等人,第七代李正阳、程树彪、李新安、杨金林、孙雄明、高得益等人,第八代李建民等人。
 
  说到此,有一个重要的武术门户宗派观点和历史“心结”,要在这里说明和解开。
 
  有人不禁会发问,这门古老的传统武术,为什么不称太乙门唐手、熊门唐手、严门唐手、李门唐手,或熊门拳、严门拳、李门拳、金刚拳、绿林拳、迷踪拳、水浒拳等称谓,而要称谓唐手或唐手功夫?
 
  在这里,有三点需要明确和重申:一是从历史的观点讲,真正的武术功夫要返回到“原点”。也就是说,不管历史对它如何分割,各门各派瓜分的武术,或“一鳞半爪”的东西要“物归原主”,要“万法归宗”和认祖归宗。唐手本身是一个非常精妙完整的武术体系,不是缺臂断腿的唐手,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综合性、技击性和实战性,因为唐朝时期已经给它这个名副其实的武术,定名为“唐手”。唐朝开元盛世,能将这门武术定为国术国粹并向世界范围传播,唐手其中的分量和厉害就不言而喻。因此,唐手必须“回归”和“添加”到原点,并且要保证其原汁原味、全面系统准确,唐手内的各个流源门派,要积极做好“1+1=11”的事,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合力划桨行大船”、“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唐手功夫,正是这片武学的海洋。二是从发展的观点讲,武术功夫要不断发展“历练”。就拿最初的熊门唐手来讲,历代武学宗师都是在实战与切磋中不断进行提炼。譬如,唐手功夫在拳法上,从当初老熊门、老严门的悬(玄)裆滚肩唐手,逐步向四平马步唐手融合,并从以使用掌为主,向大多使用拳改变;在功法上,从太乙门唐手以前练的“观音功”,逐渐向七星活气活血功、六合益气混元功和七星六合功转变;在运用上,从单一的拳法练习运用,逐渐向功拳一体转变,并从注重手上功夫,逐渐向注重手、脚功夫与肢体百节“肢器一体”并用转变等等,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历练、完善中发展唐手功夫。三是从门派的观点讲,要打破传统陈规陋习的“禁忌”。从唐手功夫拳技、内功的历代传承人的习武练功经历来看,武术传承虽然宗派门规森严,但是,唐手历代武学宗师在练好本门功夫的同时,都在发愤图强中不断学习借鉴。比如,唐手内功第四代传人达林禅师,在学习本门观音功法的同时,又向唐手内功的第三代邱道长(武当派)学习七星活气活血功,向澄慧法师(少林派)学习六合益气混元功,并叫爱徒李升庭祖师学习以上功法,因为自己学的是熊门唐手和严门唐手,不宜公开违反门规传授“外道”,就由附近汉川垌冢七星观的师弟魏道长(俗名魏牯牛,天门卢市魏家场人氏,身材高大,小时当放牛娃时,常常将小牛崽抱过独木桥或水沟,日积月累,小牛长成大牛后,也能将千斤重的大牛抱起,力大无穷,内功深厚,刀枪不入),代教传功李升庭,李升庭传本家兄弟及武汉地区记名二十八弟子,部分功法流传国内和世界各地,其练习者不计其数,李升庭祖师爷威名远扬。所练内功是典型的释道两家共研而成的内外兼修上乘功夫,一雄一雌,阴阳合璧。功夫练成,铜头铁身,金捶银脚,身体坚硬如金刚,有如金钟罩身和铁布衫护体,有人也直接称此功夫为金钟罩、铁布衫。通过历代唐手武学宗师打破武术“禁忌”桎梏,使得唐手功夫日显“金刚威武”之本来面目,并传承远播海内外。
 
  中国武术功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并印记着历朝历代的沉浮兴衰。龙的传人,武林东方,尤其是唐手,曾是唐朝对中华武术进行的一次大梳理、大提炼和大规范,其唐手武术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有力推进了中华武术文化在全球的发展与交流。但唐手也随着破茧而出,化蝶而飞。基于此,唐手已不是简单纯粹的一门武术、一门文化的事情,而是国粹、武魂的丢失问题。唐手作为强身健体,精武练魂,保家卫国的武技文化,在古时各朝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御敌、自卫、壮身、强心等作用,曾经造福于千秋万代的黎民百姓。
 
  中华武术历经千年而延绵不断的生命力,正是由于武术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的结果,传承是中华传统武术延绵不绝的强大动力。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在唐手武技濒临失传之际,作者李建民同志与同师辈们打破门户,摒弃私心,费尽心血,寻人找物,化零为整,聚沙成塔,历经两年时间进行全面系统收集、整理与撰稿,按图索骥,多支比较,演武纠失,勘正校误,让唐手功夫重放异彩,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特别是《唐手功夫》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中国古老传统武术唐手功夫的传承、研究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内容摘录于《唐手功夫》一书,文字、图片版权所有,摘录、转载请说明出处!)
热门图片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