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理财生活 > 正文

被国家重点强调的“双支柱”,可能和你的未来财富息息相关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08 14:03:57

 在19大报告中,提到宏观调控要更坚定双支柱方向,所谓双支柱方向就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主要是宏观审慎政策。这在很多年前就引出来了这样的观点,在宏观调控中间需要或者说不可缺少的宏观审慎政策来调节。

事实上,世界各国长期以来都没有更好推进来加以运用,那么现在为什么在当前这个环境下面,提出了双支柱方向?


风险事件较过去明显提高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的危机接连不断,区域性的不少,全球性的相对不多。但是仔细再去看一看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危机,已经没有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前那种比较典型的经济危机。

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几乎发生的所有的危机全是金融危机,再也没有那种以前传统意义的经济危机。说明金融领域对经济,尤其是对实体经济领域,是越来越大,实体经济反而不太容易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金融领域一旦出现了问题,那酿成的就可能是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再看我们国家,2013年-2016年这四年的空间,风险事件也是接连不断。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的问题、债券市场违约问题、股票市场多次暴跌的问题、汇率持续贬值然后还引起了其他资产市场的剧烈波动。

整个风险事件的频率比过去明显提高,而且在各个市场上都有显现,股市、债市、汇市、银行间市场、互联网金融等等。同时,各个不同市场之间的风险联动,也在加深,尤其是16年,15年,有两次汇率和股市的大幅度的波动,是互相牵连着的。


所以,今年在全国的金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推出了要设立金融稳定发展的维护,这是酝酿了好多年,在整个监管体制上出现的一个重大的变革。尤其是它设立了一个权威性、专业性的机构。

与此同时,这次19大的报告上面,其实就是强调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加强宏观审慎政策。

当然也不是没有微观审慎政策,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是进行严格的监管,要求规范,但他主要是针对个体的金融机构,这些都是属于微观。

宏观的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的不是直接针对金融体系,货币政策更重要的目标是整个经济的运行。经济是不是太热了,需要降降温,经济是不是太冷了,是不是需要升温。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西方传统的观念来看,主要是针对通货膨胀,币值要保持稳定,通货膨胀水平要合理。


而我们国家除了通胀的目标之外,还有经济增长的就业,还有国际收支,其实是三个方面。说起来有四个目标,增长、就业、一直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事实上是3方面的目标,那就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影响很大

那么我们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很大,可以说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发挥的作用。

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了,银行可用资金增加,信贷就会增加,就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的作用是收缩,还有利率水平提高了,整个融资成本就下去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准备金也好,利率也好,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以及后来创新的很多种短期和中期的流动性调节的工具,调节都是针对金融机构在调节,但它的目的是整个金融体系,在于实体经济,在于经济体的运行。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微观的监管,货币政策也好,都还没有以整个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那么宏观审慎政策就是这么一个政策,它不是针对宏观经济,不管通胀和增长怎么样,最主要就是要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健,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健。


而达到这个目的,那就是要减少市场的顺周期的波动,以及跨市场的风险传播。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有的时候顺周期金融体系的运行太过,所以要调节。

比如从工具来说,它可以应用像资本水平、杠杆等一些工具来进行调节,如果太接近了,就会要求资本充足的水平明显往上提高,把杠杆降下来,这就是调节的工具。还有针对金融机构跨市场运作过于激进,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缩减业务范围、风险场所、流动性等。

这个其中还有整个框架,包括传导的渠道、目标,所以说宏观审慎政策强调,主要的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要保证未来的,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表示,当前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及新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积极的,对未来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房地产、债券、汇市都不是特别好的选择,权益类投资在未来将会是最优的,如配置股票、股票型基金等,还可以关注一些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享稳定收益。

热门图片

图片精选